2022年,对于小鹏汽车来说,绝对是沮丧遗憾的一年。
2021年,小鹏汽车全年交付9.82万辆智能车,领先蔚来的9.14万辆、理想的9.05万辆,还位居新势力交付榜冠军宝座。甚至2022年上半年,小鹏汽车累计交付6.9万辆,还是造车新势力半年的销冠,但是2022年下半年,情况急转直下。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下滑严重,有两个月几乎“掉出”新能源厂商销量前十五榜单。最终,小鹏汽车2022全年销量为12万辆,位列造车新势力车企的第四名。
【资料图】
除了销量下滑以外,小鹏汽车的市值也呈现断崖式下跌,截至2023年1月31日,小鹏汽车港股收于39.65港元/股,总市值不到700亿港元,较上市后高位缩水三千多亿港元。
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显然也意识到了小鹏汽车的危机,在2022年末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、总裁夏珩辞任执行董事,长城汽车的原总裁王凤英女士正式加入小鹏汽车,出任总裁。同时,小鹏汽车将其盈利目标推迟到了2025年。
小鹏汽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其实很多人都清楚,小鹏汽车的问题不在于技术,而在于产品规划和营销。或许与何小鹏本人的理工男出身有关,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、800V高压平台等方面,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技术优势,但是在产品规划和营销服务方面,明显存在短板。那么,出身传统车企的王凤英能够从泥潭之中挽救小鹏汽车吗?
王凤英1991年加入长城,随后一步步成为了长城汽车的二把手,代表作是将当时市场上常用的“代销制”改成“经销制”,并且坚持深耕一个品牌,帮助打造了哈弗系列,并且坚定支持打造了女性汽车品牌欧拉,这都是王凤英在长城汽车的成绩。
但是,王凤英在长城汽车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到小鹏汽车身上?还是要打一个问号。
可以看到,王凤英之前一直在传统汽车品牌工作,她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和“经销商”打交道,虽然小鹏汽车采用的是直营和经销相结合的模式,但是经销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了,特别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,王凤英的渠道建设经验能在小鹏汽车上发挥多大作用,依然是个问号。
另外,除了渠道建设的问题以外,小鹏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产品规划混乱,小鹏P7作为主销车型,多年没有更新,小鹏P5定位更低,却搭载了激光雷达,主打智能辅助驾驶,小鹏G9配置体系混乱,这部分的改变,都不是传统车企出身的王凤英所擅长的领域。而如果不把小鹏汽车目前混乱的产品规划体系推倒重来全面优化,可能很难真正帮助小鹏汽车摆脱困境。
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,最理想的情况,可以与擅长技术创新的何小鹏形成互补,但是何小鹏能够放权多少,留多少舞台给王凤英去施展,也是一个问号。
2023年,对于小鹏汽车来说,是更加严峻的一年,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,特斯拉降价,国补退出,新玩家不断加入,2023年行业或更“内卷”,王凤英的加入,不管能否为小鹏汽车“刮骨疗伤”,小鹏汽车在2023年都有一次硬仗要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