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顶流明星有多疯狂?影帝梁家辉看了都得绕着走。
【资料图】
字里行间,梁家辉不经意展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。
以前香港明星满街跑没人会大惊小怪,现在一个大陆混不下去的流量明星跑香港,铜锣湾恨不得改名姜涛湾,影帝看了都得绕着走。
从引领华人娱乐风潮,到捡大陆玩剩下的潮流甚至不如大陆,香港娱乐圈——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
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港娱会沦落到此番境地?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必须从港娱靠什么发迹说起。
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中国大陆陷入漫长的抗日战争,上海与北平的相继沦陷,让整个华人世界失去文化中心,大批文艺界人士涌入最后的避难所——香港。
其中,就包括了两位中年人:北平京剧名角于占元、上海天一电影厂老板邵醉翁。
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们这个人,但你一定看过他们的“作品”,华人电影名片——香港动作片。
前者是成龙、洪金宝香港第一代武行的祖师爷,而后者是“邵氏影业”、TVB电视台创始人、邵逸夫的兄弟。
所以香港最初的文娱力量压根就不像某些香港人所说“靠自己”,而是举四万万同胞之力共同打造。
因此在早年的TVB影视剧中,你能看到很多演员操着一口上海话,不是刻意为之,而是因为演员本来就是上海人。
但是娱乐行业想要发展,除了人才积累,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样必不可少。
五十年代后,大陆这边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,台湾省那边也进入了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,放眼两岸三地,香港又一次成了华人世界唯一的开放窗口,标志性事件是李小龙的成功。
1959年,19岁的李小龙从香港来到旧金山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,顺利签约美国影视巨头——二十世纪福克斯。
好莱坞成立50年,终于第一次迎来属于中国人的全球巨星,来自东方世界的“功夫文化”初次获得全球影响力。
八十年代经历了30年积累的港娱,终于迎来了佳作井喷的时代。
83年,刘德华出道,电视剧《神雕侠侣》一举夺得当年收视率冠军;
85年,张学友出道,首部专辑《smile》销量量突破二十万;
86年,黎明出道,在香港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季军;
90年,郭富城出道,专辑《对你爱不完》亚洲销量破百万。
当四大天王集结完毕,港娱最黄金岁月的到来了。
那时的港娱卷到什么程度?戏痴张国荣被叫了十年小鲜肉;喜剧之王周星驰跑了七年龙才套熬出头。
如果你还是没概念,在1991年的“香港忘我大汇演”上,汇聚了全港500余名演艺圈大咖,通过卫星电视覆盖全球48个国家27亿人口,表演了足足七个小时,只为为大陆华东地区受灾同胞义演捐款。
其规模与豪华程度,空前绝后。
问题来了,从电影到电视、从文坛到歌坛,小小的香港为什么能诞生这么多娱乐明星?
答案在时代。
1978年,大陆宣布改革开放,1987年,台湾结束戒严。
香港娱乐资本猛然发现,华人世界巨大的娱乐空白正等待他们填补。
有人才、有积累、更有市场,所以人口不足千万的香港培养出了远超其体量的文娱产业,说的唯物一点,这叫生产力的碾压。
但是香港不可能一直占据先进生产力,相比于14亿人口的中国大陆,它的规模实在太小了。
1990年,在香港娱乐圈最辉煌的年代,内陆第一档综艺《正大综艺》问世,五年后,民营资本被允许涉足影视经营。
1998年,卫视上星电视台为了弥补亏空拼命卖广告,整个大陆文娱产业开始腾飞,而在虹吸效应下,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把事业重心,甚至整个人都直接移居内陆。
最早定居大陆的是周星驰御用配角黄一山,2003年接受广东电视台邀请担任《寻根问底》节目嘉宾时,就决定留在大陆。
十年后,第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港星陈伟霆定居北京,因为自《少年四大名捕》起,他的个人工作就和香港没有太大关系。
不过最引人注目的,还要属被誉为港娱最后希望的谢霆锋定居大陆,他在一档采访里关于何时发新专辑的回答,令人印象深刻。
或许在谢霆锋眼里,整个香港乐坛都已经失去了活力,没人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只剩下迷茫,又或者亦步亦趋。
而当老一辈的艺人逐渐退场,年轻有为的艺人纷纷来到大陆,香港娱乐圈还剩下什么呢?
2021年,亚洲小姐评选开赛,按照正常逻辑不要求每年出一个蔡少芬,至少别来个罗玉凤,但是那一年最红的(最佳努力奖)却是这位。
“圆润”的体型,“纯真”的眼神,某种程度上确实惊“厌”了所有人。
你以为这是炒作?不不不,亚视可是正儿八经的想捧她,2022年给她接了70多个广告,张家辉看了都自叹不如。
更离谱的还在后面,今年4月,她出了一首新歌《一加一等于阿仪》,七天播放量破一百万,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去看华晨宇。
总的来说,香港娱乐圈的衰落不能叫衰落,只是它回到了自己该有的历史定位,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港口城市。
港娱踏着二十世纪下半页全球冷战的“东风”而生,也必然随着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止。
我们当然可以怀念那个时代,但绝对不能止步于那个时代。
因为国家在发展,人民的审美也在提高,一切,都要向前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