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一法师:从简单到复杂是阅历,从复杂到简单是修行
作者:洞见·瑾山月
(资料图)
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
弘一法师李叔同,堪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“完人”。
六十载的人生中,他承两世悲欢,历一生修行。
前半世,他红尘炼心,见众生百态,感人间苦乐;
后半生,他佛门苦修,舍荣华富贵,断世俗牵挂。
他经人事,见世面,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练达。
而后返璞归真,挣脱层层束缚,放下万般嗔痴。
人生,就是一场由简入繁,又由繁入简的旅程。
01
从简单到复杂是阅历。
人生伊始,命运给了李叔同一副绝好的牌。
他出身富贵,是津门巨商李世珍的三公子。
烟柳繁华地,他办诗社、演话剧、学油画,广交名士,畅谈时政。
温柔富贵乡,他听曲唱戏,谈情说爱,为名妓题词,与佳人幽会。
年轻时的李叔同,曾无数次走到聚光灯下。
旅居上海之时,他凭一篇文章,声震城南文社,有了才子的美名。
游学东京之际,他男扮女装,以茶花女的扮相,成了话剧界的新星。
在万众瞩目中,他尽情感受那种被关爱、被崇拜的快感。
其实,成长于深宅大院的他,也曾简单得像一张白纸。
走出家门后,才被红尘晕染出五光十色,有了丰富的体验。
然而,命运的如椽大笔,向来变幻莫测。
上一秒为你画出的绚烂,下一秒可能就变成如墨的暗影。
光绪二十四年,戊戌变法失败,李叔同目睹革命党被残害。
他骤然明白,动荡的时局下,有太多人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。
七年后,疼爱他的母亲去世,李叔同再次悲痛欲绝,深感生死的无常。
1914年的一天,一场大雪过后的清晨,好友许幻园忽然拜访。
只听得他在门外喊道:“我破产了,就此别过。”
李叔同跑来开门,却不见好友身影,眼前只剩一串远去的脚印。
离去的何止许幻园,这些年来,有太多人都在岁月中走散。
李叔同含泪写下一首《送别》,在“今宵别梦寒”中,感慨“知交半零落”。
不知不觉间,岁月像一把刻刀,改变了李叔同的容颜。
他蜕去了稚嫩的壳,不再是涉世未深的少年。
在一层层阅历中,渐渐有了无比复杂的心境。
他终于懂了,人生少的是圆满,多的是遗憾。
生活也不是一场游戏,而是生命攸关的冒险。
古语言:大道至简,衍化至繁。
人像璞玉一样诞生,但走着走着,都从简单变得复杂。
这中间,隔着命运的考验,生活的磨砺,还有自身的顿悟。
人,总要有一番经历。
岁月静好时,感受生活的美好;深陷困境时,饱尝辛酸苦涩。
那些走过的路,看过的风景,体会过的喜怒哀乐,感受过的得失成败,都是岁月的回馈。
从简单到复杂,是生而为人的体验,也是弥足珍贵的阅历。
02
从复杂到简单是修行。
说起李叔同,不得不说民国七年发生的一件大事。
那天,天津卫的卖报童满大街跑,扯着嗓子喊:“李家三公子,当和尚去啦!”
《大公报》上赫然写道: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,法名“弘一”。
一时间,上至社会名流,下至平头百姓,对此事无不震惊。
不少亲朋匆忙赶至虎跑寺,劝说李叔同还俗。
然而,无论外界如何,李叔同只是闭门修禅。
大家本以为李叔同不过是心血来潮,殊不知他早为出家做足的准备。
他将珍爱的收藏品分赠友人,将金石古玩封存于西泠印社;
他辞去了教学的工作,与高徒丰子恺、刘质平做了告别;
他把钱财寄送回家,将衣物捐赠给百姓,把墨宝字画悉数送人。
他舍去“无用”的东西,一个人独居在简陋的僧舍。
他身披海青,脚穿芒鞋,三餐饮食,不过是米饭、咸菜和水。
侄子李圣章曾见他穿着百衲衣,用咬扁的柳条当牙刷,蘸盐水刷牙。
还看见他把别人扔的萝卜捡回来,吃得津津有味。
在别人眼里,弘一的日子太清苦,但在他看来,这却是最好的修行。
寒冬腊月,他忍住严寒,打坐诵经;清冷深夜,他静思己过,参禅悟道。
没有锦衣玉食,不再四处奔忙,他反而在苦修中,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。
佛语有言:出之幽谷,迁之乔木,返璞归真,人格圆满。
没有物欲的牵绊,挣脱世俗的纷扰,人便能回归平实。
由简入繁易,由繁入简难。
阅尽沧桑后,舍掉名利,释怀过往,回归自我,是最难的修行。
弘一法师的传记中,有这么一幕,令人唏嘘不已。
他的日本妻子,不远万里赶来相会。
烟雾缭绕的湖面上,他们各自立于船头。
妻子问:什么是爱?
弘一答:爱是慈悲。
妻子再问:你用慈悲普度众生,为何独伤我一人?
弘一不答,转身驾着小船离开。
佛俗两界,弘一早斩断情缘,心无波澜。
他的生活,简单到无以复加,他的内心,更是了无牵挂。
终其一生,我们见天地,见众生,但最终要见的,却是自己。
我们曾被乱麻一样的人事绊住,被无止境的欲望遮住本性。
若想找回自己,人就必须删繁就简,挣脱世俗纠缠。
人生的上半场,要探索,要经历,要拥有。
一到下半场,就要舍,要断,要离。
03
人生,是回归简单的过程。
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,将人生分为三重境界。
“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
人生最开始,我们不谙世事,心境澄澈,看什么是什么。
等人世间走一遭,见生死离别,感爱恨嗔痴,看什么都复杂。
而走到最后,卸下满身的风霜,我们又做回了简单的自己。
李叔同皈依后,经过几年的潜心修炼,又踏上了入世布道之路。
动荡年月下,他再次被拉扯进喧嚣的凡尘俗世。
有人仗着一点交情,邀请他出席各种饭局;
有人为了蹭点名气,上门索要书法题词;
有人动用权威,逼他结交各级官员;
也有人受困于生活,希望他前来搭救……
弘一阅尽众生疾苦,看透人心反复,仿佛又走了一遍来路。
一天,一位老友邀请他故地重游,去一趟上海的城南草堂。
弘一推脱不掉,只得前往。
到达草堂后,老友连声叹息,盼着弘一能重振当日光景,还作了一番详细的规划。
弘一默默听着,却是闭口不语,最后竟不道而别。
事后,弘一为老友去了一封书信,写道:
人生宜静默、宜从容、宜俭约。忌多欲、忌妄动。
他劝朋友别再多事,也与自己约法三章:不与人师,不见来客、不纳施舍。
他再次回寺闭关,每日早睡,黎明起身,过午不食,勤俭度日。
除了偶尔开坛讲经,一直到圆寂,弘一都很少踏出寺门。
这一次,他彻底走出红尘,抵达了至纯至简的庄严境界。
《道德经》中讲: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
人生是一场回归,从简到繁,再删繁就简。
简单到复杂,是前半生的阅历;复杂到简单,是后半生的修行。
人生路上,兜兜转转走一程,我们都将回到最初的起点。
▽
郭沫若曾向弘一法师求墨宝,弘一为他写下一首《寒山寺》。
其中有两句为:我心似明月,碧潭澄皎洁。
当他走过红尘路,修得菩提果,最终心如明月,空无一物。
古语言:入世者聪,出世者慧。
入凡尘,长见闻,增阅历,是做人。
出红尘,舍物欲,断执念,是修心。
而人生,不过是一场繁与简的转换。
我们都将在俗事中蜕变,也将在修行中归真。